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青山是故乡》将镜头对准一个叫崖沟村的地方,以在外打拼的主人公董大林决定回乡创业、为父母养老为主线,表现董家三兄妹在面对利益和亲情时的不同选择。创作者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建构关于精神原乡的审美空间,生动演绎关于故乡情结、亲情伦理与时代发展的多重变奏。
主人公董大林的形象,呈现出新时代农民特有的精神特质。他一直秉持着“根扎在土里,心才能踏实;人守着青山,梦才能长远”的朴素信念。从农科院完成进修后,目睹家乡土地因传统农业式微而日渐荒芜,村民受困于生计,大规模外出务工的现状,他内心五味杂陈,于是决心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发展绿色种植。这种对土地的情感不仅包含着祖辈传承的深厚依恋,更蕴含着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性认知。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创业故事够励志、有情怀,但想要观众买账,还是要看剧情讲述。该剧开场就抛出了主人公遇到的两大困难,让人迅速入戏。一是创业维度上,董大林的合作社计划甫一开始就遭遇阻力:村民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不愿冒险的保守心态,使绿色农业推广举步维艰。二是在家庭维度上,传统伦理与现代理念的碰撞更为激烈。董老爹偏心庇护二儿子董二林,二儿媳陈玲看不上种地的营生,这构成了阻碍变革的内部阻力。两条叙事线索交织碰撞,真实展现了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深层矛盾。
页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