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四连二班的每位战士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机枪手大个儿是个“妻管严”,铁牛总是憨憨的,一位小战士常念叨着家里的山羊,班长则很威严……当他们围坐在一起写家书,抒情的旋律和接地气的唱词让观众潸然泪下;当他们唱起《阿里郎》和《我的祖国》的片段,向往和平、保家卫国的主题呼之欲出。
寻找回忆录里的李二狗是该剧的故事主线,但当志愿军战士的群像呈现在舞台上,观众都已明了,“人人都是英雄李二狗。”当李二狗出场以后,希望李二狗保住性命的常卫国,与他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首演场中,演员金圣权将李二狗的少年心气和坚定演绎得淋漓尽致,第一次登上音乐剧舞台的蒋敦豪也演绎出常卫国从莽撞少年到坚毅战士的转变。最终,李二狗带着必死的决心走上战场,又一次戳中观众泪腺。
该剧制作人李雅歆透露,《寻找李二狗》之所以选择“代际对话”的形式,是希望两代青年真正实现对望,“当今天的困惑撞上昨天的信仰,观众才会触摸到历史的重量。”与此同时,该剧也把转盘装置设计为舞台核心,时而正转、时而倒转的硕大转盘,如同时间的齿轮,将观众带入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舞台上的悬垂钢索则取材于鸭绿江大桥的真实纹理,随着剧情推进渐渐化作一座精神的纪念碑,诉说着前辈的牺牲与后世的铭记。
页码:上一页